一、備考背景
還記得在考上東華大學公行系後,僅僅上了一個月的課,那時突然深刻覺得對公行系的科目完全不感興趣,而且萬分篤定我之後完全不想考公務員,那我為何還要繼續讀公行系,所以果斷就辦理休學,決定回台北重考中文系,結果最終成績並不理想,
被分發到台南大學,由於還是想留在北部讀書,因此後來就決定到東吳大學夜間部讀一年中文系後,再拼一次轉學考。最終歷經一番波折,就到了台北市立大學就讀中語系。本身是一個對其他科系都沒有什麼明顯興趣的人,就連選擇中文系也僅是因為「不討厭」,感覺可以安穩度過剩下的三年拿到學歷,所以大二到大四都是在半工半讀中度過,在學業上只求最低限度。而在大四那年即將畢業時,依然還是對未來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跟方向,本來偏向消極的覺得就在外面找一份可以過得去的行政類工作就好,但可能是在大學打工的過程中,覺得如果在公私部門一樣都是做行政類的工作,僅差在有沒有通過一場「筆試」,而形成薪水跟相關福利保障等等之差距,那好像又不妨去考看看這場筆試?因此就突然繞了一圈回到原點,我又決定要去考公職了!但不變的是,我還是沒有對哪個類科特別有興趣,對公職五花八門的類科一知半解,既不懂也沒有任何想法,剛好家裡有親戚是人事行政的公務員,推薦可以考人事行政,加上心中就是默默直覺覺得理所當然要在志光補習,所以就到了志光門市詢問課程,不過因為那時對各班別眾多的師資組合中都沒有太多認識,最後就是在去年6月中大學畢業後,直接順勢選了一個可以剛好銜接在6月底開課的人事行政班別,懵懂開始一年的各式面授課程。
二、備考過程
(一)跟課、學習方式
1、雙向思考(輸入面)
在這一年中,因為知道自己是一個不太自律又懶散的人,只有真的在面授環境下才會認真聽課,所以一年中不論是正課、題庫班、各式講座或是最後的總複習課程,原則上一定會逼自己就是到班上課,而且因為本身也不是擅於跟著計畫的人,所以在準備過程中我比較偏向隨心複習,唯一就是把面授課表跟緊。雖然看似好像對自己沒有什麼紀律,不過,現在回想起來,反而我覺得最感謝自己的堅持就是「到班」上課,並且跟課過程全神貫注,然後很重要的是,我覺得上課過程不要僅是「單向」接收老師所講,要隨時保持自己的思考,哪邊覺得卡住或矛盾,就馬上記下來,等下課後馬上向老師詢問,所以我通常下課後都不會急著走,每堂課結束都會回想一下是不是今天上的內容都沒有疑問了,才會離開教室。這樣「雙向思考」久了,可以確保自己在正課的吸收、輸入效果,因此千萬不要給自己「累積問題」的機會,因為「有問題」累積久了,逐漸就會變成「沒問題」(根本不知道問題在哪),因此盡量養成當堂課的問題就當堂課解決的習慣,這樣一輪正課下來,其實基礎也就都差不多了。
2、多和自己對話、多和同學討論
「多和自己對話」是我覺得很有效的方式,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懂,就是講一遍給自己聽!自己可以被自己說服的話,才有可能在考卷上輸出成文字去說服閱卷者,而且透過和自己對話,多問自己問題也會有助於加深觀念的釐清,因此在跟課過程中,我滿常逼問自己為什麼,不能連自己都敷衍自己!如果自己回答不出來,就馬上尋求幫助,看是和同學討論或是上網查詢,剛好有課的話就是趕緊請教老師,所以「多和同學討論」也是我覺得有用且雙贏的方法,透過彼此的討論過程中,有可能會意外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或是盲點,進而可以互相學習成長。
3、透過練題目而複習(輸出面)
最後就是「複習」跟「做題目」,這兩項工作是我準備過程中認為很重要的,但這兩件事我習慣把他們當作一件事,正課內容就是上課聽懂後,個人時間就是用「寫題目」當作複習,不論是選擇題還是申論題一定都要勤勞練習,唯有透過題目才知道自己哪塊概念是不太熟的,或是正課輸入的內容是否可以「用自己的話」輸出,尤其在法科的部分,更是需要透過題目才知道「爭點」是如何被包裝的,所以上課所學要如何運用都是需要透過題目的寫作才得以慢慢練習而進步,然而這部分沒有捷徑,就是靠勤做跟累積。在申論題的部分,正課進行到一半後,有了那科目的基本觀念,我就會開始陸續寫申論給老師,寫申論的重點我覺得要靈活、不要拘泥課本文字,在真正懂那個觀念的前提下,把寫申論的過程當作在和他人「解釋為什麼」,用自己的理解去闡述;在選擇題的部分,我比較傾向「重質」,所以我常花很多時間在訂正,雖然進度會比較緩慢,但是確實把每個選項都理解透徹,才可以在選擇題海中益加茁壯,而不用害怕各種奇怪選擇題的突襲。
(二)各種課程之參與
因為我是全職考生,在時間上比較彈性,所以一年中,正課班、題庫班、總複習班、奪榜班、各種專題講座都有參與。其中正課班是幫我累積各科基礎觀念,而題庫班跟總複習班是我覺得十分受用的課程,因為題庫班可以大量藉由老師解題、帶題目來貫徹運用正課所學知識;總複習班則是在最後迅速再環視一次所學並且更新正課結束後的新資訊等等;而各種法科、學科專業講座,就是在學習的漫長途中隨時得以額外補充、充實各科目的重點或新修法內容,講座的適時補給也是使我受益良多!最後70天的奪榜班,承前所言,因為自己不是很自律,所以決定參加規劃、資源皆非常周延豐足的奪榜班,這也是我覺得幫助我上榜的最後一臂之力,在奪榜班中最受用的就是每天按時均量的檢視考,可以迅速了解自己的強弱科何在,正視自身問題,並輔以老師們的即時問答,讓自己在上考場前可以再次紮實鞏固實力與修正加強自己的弱處。
三、特別感謝
在這一年的備考過程中,完全沒有後悔過選擇來補習,因為一路上受到許多老師的幫助及同學間的鼓勵,這些絕對都是過程中彌足珍貴的動力,也是得以順利完成目標的關鍵。我認為在補習過程中,大家首重的目標固然是順利考取,但是在一年的補習環境裡,我覺得更有價值的是,因為老師們的提點而愈加成熟的備考心態甚至是往後學習上、人生上的心態,以及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戰友們互相督促、激勵,跌跌撞撞後,依然再次笑著互相扶持彼此,真心真意盼望彼此都能順利上榜的那份真摯情感。
(一)子雲(劉逸中)老師
首先特別特別感謝,在行政法及憲法的準備上,超級認同老師「不」捨本逐末的講解方式,重視先將基本觀念解釋清楚後再輔以課本內容重複印證而加深觀念的建立,同時,老師注重解釋各觀念或法規背後的主軸原因、立法目的,讓我在後續學習上也習慣主要用「理解」思考的方式來準備各科目,達到一通百通的效果,而非死背。在爭點意識的培養上,也是因為老師清晰有理的解題脈絡及邏輯而有著事半功倍的累積效果。跟著老師一路的正課、題庫班再搭配《大數據》解題書的加乘,讓行政法變得平易近人且富有趣味,成為我最喜歡複習的科目!!且老師不論是何時何地面對學生的提問總是保持無限耐心,也很知道學生的疑問卡在哪裡,即使自己描述疑問不太精確或是提出一些鑽牛角尖的問題,老師總能切中扼要精準回答,每次聽完老師的回答都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此外在備考心態上,老師豁達的態度跟鼓勵更是影響我至深,讓我得以用更加開闊的心境去面對備考過程中的每次挫折,使自己逐漸成為一個具有彈性且可以開心學習的考生,由衷感謝老師!
(二)張楚(李明寰)老師
在行政學的學習上,雖然本身對學科不是太擅長,但是張楚老師注重「理解」的教學絕對是我奠基行政學「正確觀念」的關鍵,老師重視透徹解釋每個觀念而非含糊帶過,使得我在行政學申論寫作上,更是習慣以推論、思考方式來答題,不會制式要求自己一定要用某個模板架構或哪位學者所提出的理論,因此尤其認同老師所言「申論題沒有標準答案」,還記得起初對於這句話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但後來在奪榜班密集練習行政學申論後,才體會到這句話的真理,申論題真的沒有標準答案,就是在平時正課中累積的素材裡,靈活運用排列組合,敘述有理才是最重要的。
(三)駱羿(陳立帆)老師
雖然人事行政的刑總只考兩題申論題,但是對於刑法申論的寫作,老師在五堂題庫課程中所提供的濃縮重點整理及寫作架構幫助我很多,在刑總這科的準備可以說是完全僅以老師的題庫班課程當作最後的複習依據,而且老師把刑法講的很清晰又幽默,板書更是詳細整齊賞心悅目(很像藝術品XD),整體在刑總爭點的比較、歸納上都受到老師很大的幫忙。
(四)各國人事老師
老師的筆記超級好用,每個章節的重點都會幫我們整理成架構筆記,讓龐雜的各國人事制度可以比較有所依循,也不需要再額外自己費時整理,最後準備上都是以複習老師的筆記為主,另外就一些時事考察報告,老師也會即時整理更新,將重點摘要提供,預防冷門題目的突襲。謝謝老師讓我能夠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準備各國這個科目。
四、備考心得
回首這一年的備考中,我覺得心態上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並且試著將每個科目所學當作是可以更加豐富自身內涵的知識,而非只是單純為了考試而讀。在漫長的準備過程,一定會遇到許多撞牆期,可以難過也可以失落,但一定不能對自己失去信心,因為終究只有信任自己才有持續堅持下去的動力。此外我認為,自己做的選擇就要好好負責,況且就算最終結果不盡人意,過程中也早已獲取到更多珍貴的養分、經驗,所以得失心不用太重,做好考生應有的本分就好,不妨將這場考試當作是玩一場闖關遊戲,最終的結果絕對不會是唯一重要的,沒考上更不會是世界末日,所以我們只需要在決定投入這場遊戲後,認真全力以赴就可以了,我也一直覺得,上榜途徑、讀書方法永遠不會只有唯一正確方式,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最後想說,在不斷歷經各種轉學考的那段時間,我曾經覺得自己像是在海上載浮載沉、不知何去何從的小船,覺得人生似乎偏離應有的軌道,但後來才發現,人生根本不需要去迎合世俗所定義的正軌,甚至多繞點遠路也無妨,因為只要你自己清楚在做什麼,是為了什麼目標而努力、付出,就是在專屬於自己的人生軌道上欣賞著自己獨有的人生風景,不用向外比較,回歸自己內心才是重要。祝福大家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都能平安喜樂,「有想做的事就起身去實行」,並且早日完成自己理想中的目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