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高考一般行政 上榜心得 周羲寰
一、背景:
在大學畢業後,我便以高考為目標直接進入台北志光開始面授班的課程,當一名全職考生,在104年地特四等有幸考上之後,就停掉課程,開始一邊工作一邊自己在家準備高考的日子。
二、時間分配:
當全職考生的第一年每上完一堂課,我回家會花4到5小時邊聽錄音檔邊重新翻課本並記錄一份重點筆記,利用剩餘的時間或是任何零碎時間做法緒、憲法、英文的選擇題題庫書。把握零碎時間做選擇題,會發現一天練習的題目數其實很可觀。
第二年開始上班,基本上不看課本只背筆記,上下班通勤2小時聽法科錄音檔,回家花1小時背誦白天聽的範圍的筆記,再花1到2小時背誦其他學科筆記,並盡量早睡養足隔日的精神。假日是我能讀書的黃金時段,星期六花6小時背筆記、法條,2小時練習申論題,星期天花4小時做選擇題題目,2小時練習申論題。假日剩下的時間一定會充分休息、放鬆,讓自己的體力及精神得到休養,才能再開始下一周的複習功課。
妥善分配時間、規劃讀書進度及自律地執行讀書計畫很重要,因為照著進度讀書,能把握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目標,也能讓自己心情安定,不會看考試日期一日日逼近,卻焦急地發現自己尚有許多單元未讀而終日惶惶,反而無法專心念書。
- 讀書方法:
(一)上課認真聽講
- 我一直相信讀書是從上課就開始的,認真上過一遍課就等於讀過一遍書,所以每堂課都聚精會神。上課時,跟著老師的速度,將老師的講解快速地抄在課本相對應段落旁,老師念課文時就跟著畫線、畫重點,並用螢光筆標註大標和小標。認真聽講一次,跟著老師看過一遍課本內容,就會在腦中留下一層印象,省下看一遍書的時間,事後再複習跟著畫過的重點讀,也會事半功倍。
- 二)重複聽錄音檔及作筆記幫助記憶
- 1.5到2倍的速度再聽一次,邊翻課本,邊整理一份筆記,筆記就是系統地整理老師講課內容及課本重點,也是依照自己的理解及邏輯,系統地整理一遍自己的思緒,可以大大提升對考試內容的記憶力,更可以發現對該科目尚有的疑問,能於下次上課時向老師提問。因為我是不再自己動手整理一份筆記就無法背誦的人,作筆記不僅是讀第二遍書,也是為之後的複習及背誦做準備。另外行政法及民刑總等法科,因講求嚴密的推論邏輯,需要背法條、判決及釋字等等,特別需要背誦,我會利用通勤時間以2倍速重複聽錄音檔,幫助理解及吸收。
- 三)重複做選擇題並訂正
- 法緒、憲法、英文、行政法及行政學的選擇題,出題範圍大,很容易讓人在準備時感到有心無力,所以我一早就買了題庫書,利用題庫書或是各科課本內所附題目做練習,先預估一考科的題庫需要幾日完成,再分配每日須做題數份量。第一遍錯的題目做註記並確實訂正,第二遍只做上次錯的題目,看是否觀念確實懂了,第三遍只亦做第二遍又錯的題目,以此類推,將錯的題目重複練習,使錯誤率慢慢減少。
- 四)申論題先有架構再有內容:
- 申論題最重要的是名詞的定義及寫作上的條理分明,我先買考古題庫書做參考,背誦每題核心專有名詞的定義以及小標,學習建立答題架構及層次,接下來才是熟讀各小標下的內容,小標下的內容以理解為主不會刻意背誦。之後實際做題目,在紙上練習下標,然後默誦各標題下要寫的內容,如此便可節省時間快速進行申論題的練習。最後練習舉例,平日多看新聞、時事及社論,思考和學理的相關性,做申論題練習時強迫自己或多或少都要舉出實例。
五、心得總結及鼓勵:
很感謝志光所有老師的用心教導,特別記得陳治宇老師曾說:「社會學科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我將它奉為座右銘,重複的聽錄音檔、背誦、練習,才能一遍遍加深理解,加強記憶。背過又忘記沒關係,就再背一遍又一遍,一次一次往上疊加記憶,最後一定可以成功背下來。而背書是一回事,能答題寫出來又是另一回事,能背起來不見得就會答題,所以緊接著就要反覆的做題目,練習再練習。準備考試是一個漫長且艱苦的過程,我是慢慢摸索後才找到自己的節奏,靠著讀書計畫及自律地執行,建立自己的信心,按部就班,最後完成上榜的目標,相信有努力就有回報,堅持下去是唯一的信念,祝福同學們都能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