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入公職考試的背景、選擇志光的原因與優點?
  本身念美術史出身,當初考慮邊寫論文邊備考,所以蠟燭兩頭燒的斷斷續續參加文化行政考試,事後證明這種做法將上榜時間拉長,所以不建議這麼做.去年是我畢業後全職報考志光面授班,選擇這裡的契機,是希望老師能提供一些自己唸書時不會注意到的時事和政策趨勢,且跟著老師循序漸進的講課和寫題,讓我的基礎建立穩固.而其中最值得的部分,莫非認識了一群共同努力的好同學,大家互相分享、討論課業和時事,再及時的向老師提問,使得邏輯和條理更加明朗,且彼此互相督促與學習,帶給我的助益很大.如果是面授的同學,建議要積極的把握機會,去結識臥虎藏龍的班上同學呢!

二:準備考試的縱與橫
  我認為文化行政考試可以分作兩個層次,即橫軸的各科準備與縱軸的溫故知新.前者跟著老師的講課和勤勞的寫題可以建構穩固的基礎,後者是梳理臺灣發展的脈絡及了解時事.而我認為各科在準備上皆有其重心,以下簡單說明之:
²  「背」---本國文學和世界文化史
這兩科在書寫上注重細瑣的人名、作品的出現,也就是寫出關鍵字.參考以往上榜者的方法,就是一次看三種版本的書,我沒那麼神人囧,所以就只選擇一本經典的著作(如陳芳明和王增才等)搭配老師課本一起看,兩者比較下來就會抓出相同處,即是重點.
²  「例」---藝術概論和文化人類學
這兩科在書寫上注重觀念和案例的貫通.總的來說,觀念並不難,要得分的關鍵在於如何以例子具體的說明.利用主題來建立自己的案例庫很重要,通常一個好例子能身兼多職,如一個臺灣原住民女性當代藝術家在做社造,它就涵蓋四個大主題,所以例子不必多而要精,最好求新(當代或臺灣本土)及求好(知名卻不落俗).
²  「新」---文化行政與文化資產與法規
在我看來,這兩科得分關鍵完全取決於時事的廣度,這兩年的出題趨勢大致是如此.時事的準備技巧是要「記」.蒐集時事的方法很多,學長姊都有提供,例如google設定或者加入相關粉絲團等,但大量的時事往往看過去就忘記了,所以我會一週整理一次,將重要的時事列印下來,黏貼在筆記裡的相關課題旁,寫題時候就可以增加答題層次.

 

三:生活日常小「順便」
一些生活中的小「順便」常意外的能成為加分關鍵,例如吃飯時候「順便」看一些歷史紀錄片或文學改編影劇,加深印象之外也補充素材;回家後癱在沙發上時就「順便」看一下原視、客視、公視吧,常會有好的案例可用;臉書也「順便」加入一些知識性的粉絲團,如UNESCO、文化部,或者追蹤知名的作家、教授等,讓他們天天洗版你的臉書.
(切記!以前人說得「斷網閉關法」絕不適用於文化行政啊~)

 

四:知難行易而非知易行難
以前常聽上榜的學長姐說:「考試真的不難啊」,總想著:「那我怎麼都不會上呢?」囧.所以我想說的是,文化行政這一科真的很難,它的錄取率是最國最低的.也因為知道它很難,所以必須做足各種的準備,除了基本的聽課、寫題和考題分析是必要的,另外還要蒐集資料、準備案例、熟知時事,而當你做足了上述的努力後,放心吧,榜單上就會有你的名字了喔!加油!加油!:)

 

台北志光 文化行政 最新課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文化行政
    全站熱搜

    f00044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